研究生導師:王憶勤、楊柏燦的育人故事
作者:?汕頭健康網
更新時間:?2020年06月25日 06:43:48
游覽量:?184
簡述:
原標題:畢業季 | 研究生導師:王憶勤、楊柏燦的育人故事 來源:上海中醫藥大學 又是一年畢業季,學校面向全體碩博士畢業生開展“我的導師”征文活動。征集的故事里有治學嚴謹
做一只踏實而勤奮的“烏龜”
王老師喜歡坐在我們這些“孩子們”中
供稿:學工部(研工部)
在與楊老師一起編寫《藥緣文化》《藥名文化》的通識讀本過程中,即使在文章基本定稿后,對于一些可能存在的瑕疵也會反復要求編委們反復核對修改,力求呈現給讀者最精彩的內容。同時,對于一些涉及哲學、歷史等領域的內容,雖然并非他的本職專業,他會反復閱讀《中國哲學簡史》《話說中國》等相關書籍,并和相關專業的朋友一起探討,從未敷衍。在指導學生撰寫論文過程中,同樣要求學生一稿一稿反復修改,直到邏輯嚴絲合縫,論述環環相扣,用詞精準無誤。之前,在寒假期間曾看到他為自己列的日程事項表,每一條的負責人、要求完成的時間都標注得清清楚楚,并且嚴格落實。處事認真、治學嚴謹是楊老師留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。
實驗室里養著兩只小烏龜,它們是實驗室的象征。有時候,我們沒能成為那只敏捷、能夠輕而易舉遙遙領先的兔子,但是在人生的跑道上,我們依然可以做一只踏實而勤奮的烏龜,即使動作笨拙,即使要付出更多努力。王老師說,努力過的日子是最快樂的日子,艱難的日子是讓你成長的日子,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缺點,做最好的自己,不必苛求于結果。正是在王老師的言傳身教中,我懂得了繩鋸木斷、水滴石穿的道理。勤學如春起之苗,不見其增,日有所長。正是一點一滴的積累、潛心刻苦的專研,使我取得今日小小的成績。感謝緣分讓我有幸遇到王老師,讓我成為了最好的自己。每一次離別都是新的開始,醫路漫漫,相信在導師如蘭般高尚醫德的引導下,我會在中醫的道路上越走越好。
處事認真、治學嚴謹是楊老師留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
圖中左3為楊柏燦
又是一年畢業季,學校面向全體碩博士畢業生開展“我的導師”征文活動。征集的故事里有治學嚴謹、教書育人的“良師”,也有日夜相伴、貼心交流的“益友”。接下來,讓我們一起感受那些關于“我與導師”的點滴記錄,感念師生之情,也感恩老師們的辛勤付出!
撰文:基礎醫學院博士畢業生陳聰
“艱難的日子是讓你成長的日子”
三年的博士生涯轉瞬即逝,又到了離別的時刻,而此時,風和日麗、陽光燦爛,所有的堅持都有了回報,所有的耕耘都有結果。博士研究生階段是對知識邊界的探尋和挑戰,必然會有許多艱辛。記得初來實驗室時,我也曾感到難以適應艱苦的科研生活,困惑、迷茫讓我想過要放棄。但是我的導師王憶勤教授,不斷地鼓勵我、教導我,帶我走出陰霾、奔向未來。她是明燈、是榜樣,是我學習生涯的向導,更是我銘記一生的恩師。

不劃重點的課程,更注重鍛煉實踐能力
原標題:畢業季 | 研究生導師:王憶勤、楊柏燦的育人故事
導師簡介:王憶勤,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博士后流動站合作導師、中醫四診信息化綜合研究實驗室主任。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、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中醫診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、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專業委員會常委、上海市重點學科中醫診斷學學科帶頭人、上海市精品課程中醫診斷學負責人等。
圖片:學工部(研工部)
來源:上海中醫藥大學

我的領路人
導師簡介:楊柏燦,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我校中藥教研室主任、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基礎理論學會副主委、上海市藥學會常務理事、老年藥學會主任委員等。從事中醫藥的臨床、教學和科研工作30余年。曾擔任國家“十三五”規劃教材《中藥》等多部教材主編。曾獲2018年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,201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慕課課程設計一等獎、2019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獎三等獎。
還記得這是第一次上楊老師中藥課上聽到這句話,并且說他的中藥課沒有重點。起初并不理解,甚至略有反感,畢竟這大大增加了考試的難度。自從跟隨楊老師抄方起,在近八年時間中,接觸了形形色色的病人后,才明白了其中含義。曾碰到不少病人向楊老師詳細重復地描述病情,詢問自己的忌口,也會有不少病人拿著配的藥方,一味味藥物核對功效,以免和自己病情不符。此外,在臨床中,也不曾看見哪一位病人得的病是完完全全同教科書上一致,由此真切感受到,如果只有重點的內容,對于病人的詢問難免被問得啞口無言,對于疾病的診斷更是無從下手。
圖中左6為王憶勤
我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歷經十年寒暑的大學生涯即將告一段落?;厥准韧?,自己一生最寶貴的青春時光都留在了這片美麗的校園。從課堂學習的學生,到臨床實習的醫生,再到實驗室的研究人員,每一個身份的轉變都給我留下了不一樣的人生經歷。在這求學的十年之中,我有幸遇見一位老師,他就是楊柏燦教授。每一次對他處事方式的觀察,每一次與他的交流,每一次接受他的指導,甚至是每一次的批評和教育,都在豐富我的人生閱歷。
在實驗室里,王老師喜歡坐在我們這些“孩子們”中,一起搞科研。每當節假日、寒暑假到來的時候,她總會告訴我們,假期是最容易出成果的時候,要珍惜時間、利用假期查缺補漏。在工作上,不論是炎熱的夏天,還是寒冷的冬季,她都與我們學生一起并肩前行,隨時糾正我們的錯誤,常常開導我們。同時她又極其關心我們的生活狀態。運動是最好的放松方式,王老師喜歡舞蹈,她身體力行地告訴我們堅持運動能夠帶來快樂和健康。我們在科研工作結束后,都會留出一點時間慢跑,保持身心的健康。
撰文:中藥學院博士畢業生楊熠文